近日,我院神经内科卒中团队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紧密的团队协作成功抢救了一名吉林籍47岁的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充分展现了我院卒中中心在急性脑卒中救治领域过硬的技术。
“狭”路相逢
患者叶某是一位47岁的中年女士,从吉林市来宿迁旅游的一天早晨5点,被发现意识障碍、言语含糊不清、理解障碍、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家人立即将其送往我院急诊。卒中中心立即启动卒中救治绿色通道,神经内科介入组组长、副主任医师王黎明迅速对叶女士进行评估,查体发现:神志昏睡、间断烦躁,不能言语、双眼向左凝视,右肢肌力0级,左肢肌张力升高,NIHSS评分19分。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救治是一场争分夺秒的竞赛,必须尽快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才能尽可能多的挽救脑组织,保护神经功能。这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取”之有道
考虑患者病情危重,有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致脑疝的可能,需立即完善脑血管造影检查(DSA)检查明确梗死范围。介入室内,医护人员屏气凝神、全神贯注,从患者股动脉穿刺,根据DSA检查结果,顺利取出左侧大脑内一枚暗黑色血栓,将这枚“罪恶祸首”取出后,血管瞬间实现再通。从穿刺到取栓,全程仅耗时28分钟。
四“通”八达
取栓后复查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完全显影,说明血流已实现再通,同时发现其左侧颈内动脉起始处有一处夹层,是导致远端血管血流慢的“凶手”。介入团队再次置入颈动脉球囊为夹层“扩张”,并置入两枚支架,血流如同被瘀堵的河流,逐步畅通。整个手术历时55分钟,过程顺利。
转危为安
术后,叶女士转入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在神经内科医护团队系统、精准化的治疗护理下,叶女士意识状态、言语、肢体功能逐渐恢复。术后一周,患者神志清楚、言语流利,右侧肢体恢复到4级,出院后转回吉林市当地医院继续康复治疗。
据了解,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及低治愈率等特点,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目前,治疗脑卒中有静脉溶栓、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新技术,早期救治对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神经内科医生提醒:脑卒中发病日趋年轻化,一旦发现患者出现疑似脑梗征兆,切勿盲目拖延,最好于4.5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尽快就医。
文字、图片| 陆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