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显微镜:让口腔治疗更精细

更新日期:2024-11-21浏览次数:12


近日,余女士(化名)因牙齿疼痛到我院口腔科就诊,经过检查发现其右上第一前磨牙疼痛。据了解,患者3年前曾于外院做过根管治疗以及牙冠修复,但在我院做CBCT检查发现,患者该牙根管治疗不完善,并且伴有根尖周炎症,需要拆除牙冠后重新进行根管治疗。

传统根管再治疗无法看到牙齿根管内情况,需要凭借医师的经验去除原有根管内充填的牙胶,并需多次拍牙片确认,不仅费时费力、且患者体验感差。现在通过口腔显微镜,能在直视情况下去除根管内牙胶,效率大大提高、患者舒适度也大有提升。

口腔科副主任医师鲍欣奇运用莱卡显微镜为余女士进行根管治疗以及牙冠修复,经过治疗后,余女士的牙齿得到根治、不再疼痛。

随着口腔科“精细治疗”观念的提出,显微镜技术在口腔临床上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发展大趋势,其适应范围也已从复杂根管治疗扩展到各个口腔专业,涵盖了牙体牙髓病、牙周病、修复、种植、整形等各个专科。此外,显微镜内置专业影像,可以录制治疗前中后的照片与视频,帮助医生和患者沟通,让患者更加了解治疗方案及意义,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口腔显微镜在临床中的应用

一、显微根管治疗

显微根管治疗可以通过显微镜清楚看到牙根内部情况,帮助医生准确诊断、治疗疑难杂症。

显微根管治疗适应症和优势:

1.牙髓炎及根尖周炎:当牙齿因感染、创伤等原因导致牙髓发炎或根尖周组织病变时,显微根管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感染源。

2.复杂根管形态:部分牙齿的根管形态复杂,如弯曲、分叉、钙化等,显微根管治疗能够精确找到根管口,确保治疗的彻底性。

3.牙齿再植或移植:在牙齿再植或移植过程中,显微根管治疗能够确保根管的清洁和密封,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

4.根管再治疗:对于传统根管治疗失败或复发的病例,显微根管治疗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避免再次失败。

二、显微修复治疗

在口腔修复领域,显微镜主要应用在固定修复操作中,不仅仅可用于边缘检查,还包括临床的检查、预备、边缘抛光、印模检查、修复体边缘检查、粘结后粘结剂去除及边缘抛光。

口腔显微镜在修复中的作用和优势:

1.在修复操作之前,显微镜可以用于口腔检查中,以便得到更详细的口腔病情分析,并确定更准确的口腔修复方案。

2.修复预备中,显微镜主要应用于肩台的精细修整,能够看清牙体预备过程中的细节,从而有效避免修复预备中釉质边缘崩脱的问题。

3.修复体粘结,修复体粘结前必须排龈并抛光牙体,显微镜下可以精准检查粘结前准备是否达到标准,且粘结后可以在显微镜下彻底去除多余粘结剂。

文字、图片 | 鲍欣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