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腔内超声(ICE)技术不仅应用在房颤手术中,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手术中,应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等心脏介入手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同时也为一些在传统手术中极需避免射线的患者如造影剂过敏、孕产妇、幼儿、青少年等带来了福音。
71岁的李大爷(化名)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近期突发心悸不适,持续不缓解,至我院就诊,检查提示房速合并心房颤动,后予药物治疗,症状仍未缓解,并严重影响了生活,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心内科。在心内科主任丁浩的指导下,由李文玉副主任医师为首的电生理医生团队对李大爷病情进行认真细致讨论,为他进行了进一步的检查,全面了解肺静脉和左房情况,排除了左心房血栓,发现患者左房内径较小,心脏转位,行房间隔穿刺存在一定难度。并且患者下肺静脉细小,低开口,手术难度及风险大,决定采用心腔内超声(ICE)引导下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在指导房间隔穿刺的同时,在超声指导下建立左房模型,同时实时监测有无心包积液情况,以保证手术顺利完成。
手术运用目前国内外最新的心腔内超声技术,为李大爷成功实施了我院首例ICE(心腔内超声)指导下的“零射线”房颤射频消融术。术中进行的房间隔穿刺、建立左心房模型、指导压力导管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等,全程在ICE监护引导下进行,并应用ICE全程检测心包,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手术全程极低射线,做到真正的安全绿色电生理。心腔内超声(ICE)技术不仅应用在房颤手术中,在复杂室性心律失常手术中,应用于心脏瓣膜手术、左心耳封堵术、起搏器植入等心脏介入手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及手术风险。同时也为一些在传统手术中极需避免射线的患者如造影剂过敏、孕产妇、幼儿、青少年等带来了福音。
我院该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心内科又一重大技术突破,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在心脏治疗领域迈上新台阶。ICE技术的临床应用,也将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带来更大的收益。实现目前全国倡导的“绿色电生理”目标,为宿迁及周边地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