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到希望:解锁可"愈"急性白血病的希望之门

更新时间:2024-08-21浏览:2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曾一度被认为是人类最恶性和预后最差的白血病。但在血液病专家学者几十年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地将APL从一种致命性疾病转变为治愈率达90%的疾病。但在发病早期或化疗早期,APL极易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细胞分化综合征或内出血而死亡,需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的发生。

 近日,患者王先生(化名)因口干多饮多尿10年,加重3月入住我院内分泌科,完善检查发现,先生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三系降低,凝血功能异常,外周血涂片可见大量异常早幼粒细胞,考虑为APL转入我院血液科。

 因APL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急性白血病,早期出血风险极高,必须早诊早治,床位医生接诊后立即予患者维A酸口服,三氧化二砷输入,实施双诱导缓解,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为正常的早幼粒细胞,并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同时完善骨髓穿刺、免疫分型、基因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输注凝血因子纠正凝血功能异常,降低出血风险。诱导期间,先生白细胞、D二聚体迅速升高,全身剧烈疼痛,四肢及腹部出现大面积瘀斑,双侧胸腔积液,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短暂意识丧失。

 我院副院长、血液科主任吴光启依据多年治疗经验,判断先生出现了细胞分化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APL早期治疗中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立即调整诊疗方案:停用维A酸、三氧化二砷,采用羟基脲联合蒽环类药物降白细胞,糖皮质激素治疗分化综合征,同时予抗炎、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经过医护人员6天的积极治疗,王先生终于转危为安,后又经过20余天的诱导治疗,复查骨髓,提示完全缓解。历时一个多月,患者顺利出院。

 出院时,吴光启告诉王先生一家:“最凶险的一关过了,后续只需每月来院巩固治疗,维持2-3年,治愈希望非常大。”王先生及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对我院血液科医护团队的精湛技术和辛苦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

 急性白血病俗称血癌,主要通过化疗和骨髓移植来治疗。我院血液科自2000年建科以来,一直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根据疾病指南规范诊疗急性白血病患者,已治愈百余例患者。他们中有的重返工作岗位,有的重新回到校园,有的结婚生子,有的已经荣休……他们赠予的一包包喜糖、一面面锦旗、一封封感谢信,既是数百个家庭重新燃起的生命希望,更是对血液科医护人员无限的肯定和鼓励。

 文字、图片 | 于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