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动”的心脏也会长肿瘤!我院联合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小切口摘除心脏粘液瘤

更新时间:2024-07-10浏览:48

今年65岁的王阿姨于16年前出现口干、多饮、多尿症状,每天饮水量可达3000ml以上,每天小便10余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后,一直通过控制血糖治疗。1周前,患者口干、多饮、多尿症状较前明显加重,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其左心房实性占位病变,考虑为左心房粘液瘤。

心脏也会长肿瘤!

心脏居然也会长肿瘤?不同于人体的其他器官,心肌细胞不会分裂繁殖,所以心脏很难出现原位癌变,同时,心脏通过快速流动的血流实现泵血功能,使得癌细胞很难附着,因此,心脏也转移癌的罕见区域。而心脏粘液瘤是一种原发性的心脏肿瘤,约占所有心脏肿瘤的 50%~70%。肿瘤虽以良性居多,但因瘤体质地多为胶冻状,会随着心脏跳动来回摆动,易发生局部脱落,引起血管栓塞、脑梗、肺梗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晕厥、心力衰竭甚至猝死。早期,患者一般无特殊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主要表现为嗜睡疲劳、发热消瘦、贫血无力、食欲低下、体重减轻、痛性红斑、关节痛、荨麻疹等。

因疾病的风险性较大,明确诊断后,胸心外科决定联合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专家周庆教授会诊手术。

由于患者年纪较大,且合并患有主动脉关闭不全(轻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2(极高危)2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颈动脉斑块、腔隙性脑梗塞、甲状腺结节、双肺结节等多种病症,手术难度较大。因此,制定详尽的手术方案以缩短手术时长是关键。

为此,胸心外科邀请周庆教授联合我院胸心外科团队、麻醉手术科、心内科、ICU等相关科室进行详细的术前讨论,决定从右侧腋下做一个小切口进行微创手术,完整切除王阿姨心脏中的“不定时炸弹”。这种微创手术切口小、恢复快、出血少,但操作空间狭小,加上心脏结构复杂,对术者的精准操作要求更多,是心脏外科手术中一种较高难度的术式。

手术当天,周庆教授带领我院心脏手术团队从小切口置入各种体外循环管道,在狭窄的空间内快速、精准定位,探查到左心房处约鸡蛋大小的细蒂瘤体,于瘤体蒂部完整切除肿瘤,成功摘除了这颗隐藏在心脏内的“不定时炸弹”。整个手术过程中心脏停跳仅半小时,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手术时长。瘤体切除后,缝合心脏切口,很快王阿姨心脏再次跳动起来。

术后,王阿姨从手术室转入ICU病房,进一步监护治疗,经过ICU的精心诊疗,术后三个半小时就拔除气管插管,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清醒。恢复期间,王阿姨各项生命指标按照预期转好,现已康复出院。

20229月,我院与南京鼓楼医院心脏外科合作成立名医工作室,依托南京鼓楼医院的强大技术支撑,我院致力于将心脏治疗的最新理念、最新的方式带到宿迁。目前,医院可通过开胸、胸腔镜、介入等多种手段治疗心脏疾病,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心脏外科治疗体系。未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心脏外科领域的创新和技术突破,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文字:徐甜甜

图片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