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赢得尊重

更新时间:2024-05-26浏览:27


我们科室目前由普外科与烧伤科合并而成,两位主任带领的团队都很优秀,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络绎不绝,在与我们护理团队的通力合作下,患者治愈率与满意度在我们医院一直都名列前茅,患者朋友也经常会赠送锦旗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锦旗很多,为此我们科室专门开辟了一个存放锦旗区域,锦旗多到需要我们定期整理收藏!有的患者为了分别感谢医生和护士,甚至会一次性赠送两面锦旗,这些锦旗除了是患者表达对医护人员感激之情的见证之外,每一面锦旗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故事一:不能言说的痛

烧伤科最危险也是最痛苦的一种烧伤就是大面积烧伤合并吸入性气道损伤! 因为这些患者不仅仅要忍受烧伤带来的剧痛,还有可能面临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这意味着他大脑清醒,却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痛苦。

在这些重度烧伤合并气道损伤的患者中,有一例给我印像最深刻,他是一位年轻的爸爸,因为全身大面积烧伤同时合并气道损伤,给予气管切开,可能是因为疼痛不适也可能是因为恐惧,他整夜整夜不睡觉,夜间经常情绪激动,从喉咙理发出痛苦的嘶吼声,挥舞着手臂,因为担心会拔出气管套管,夜间其他病情稳定患者安静入睡后,我几乎一直在他的病房进行护理,在给予止痛药物后,发现他仍然不能入睡,情绪紧张的继续嘶吼,我意识到:“这个患者需要心理护理”。于是我试探性的问他:“是不是因为觉得自己伤的很重,又不能说出话来而感到紧张?”他拼命的点了点头,于是我跟他说:“你不用太紧张,现在你已经从重症监护室转移到我们普通病房,说明目前已经度过了危险期,为了自己的健康,还有你的父母妻儿,现在你要做的的就是配合我们的治疗,不可以碰颈部的管道,那是帮你呼吸的,后期肺部功能恢复良好,医生会及时帮你拔除,现在我来问你具体哪里不适,你可以通过点头或者摇头来示意,或者我拿个笔给你,你简单进行书写(手部也已经烧伤进行包扎)。”听到这里,他开始慢慢平静了下来,从那以后,他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夜间也不再“闹腾”,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顺利康复出院,并且给我们送来了表示感谢的锦旗。

                         故事二:迟来5年的锦旗

在一次我下大夜班的早上七点左右,当时我正在整理护士站桌面,来了两位女士过来问我:“这是陈主任所在的科室吗?”,我以为是昨天约好要来住院的患者说:“是的,现在还没到上班时间,我们马上要开会了,你们坐这稍等一会,交班结束再找他。”年纪稍大的女士又不放心的说了句:“是陈焰陈主任的楼层吗?”,我肯定的回答:“是的!”然后她们就放心的舒了一口气,又问我陈主任办公室在哪,我就顺着方向指了过去。

过了没几分钟,我在治疗室拿胰岛素笔准备给一个病人打餐前胰岛素,就突然听到一阵:“咚咚锵、咚咚锵”,有点像逢年过节舞龙舞狮时放的节日喜庆的音乐,探出头来一看,只见刚刚那位年纪稍大的女士手提小型音乐播放器,胳膊里还夹着什么东西,她周围也围了很多患者及家属,我这刚刚还迷迷糊糊的状态一下清醒了过来心想:“难道这一大早是来送锦旗的?” 这时还没看见陈主任就听到陈主任用那熟悉又爽朗的笑声说“谢谢谢谢,你这好多年啦,接到电话时我都没想起来是谁”。我走出治疗室看到那位年轻的女士跟在陈主任后面来到护士站,刚刚那位年纪稍大的女士赶紧把锦旗递给陈主任,因为那个喜庆的音乐一直放着,周围围观的人也越来越多......

她们就一直在那说谢谢陈主任,我仔细端详了一下锦旗上面写着“起死回生、终生感恩”,我心想这几个字分量怪大,患者之前生的病应该不轻,于是我好奇的问了句:“陈主任,这位患者当时是什么情况啊?”,陈主任说“直肠,很多年了,还是以前在老十四楼的病人”(通常我们描述某种肿瘤都只说部位,不说后面的癌或肿瘤字样。),然后我说“那做完手术没化疗吗?,也没来过我们这层楼吗?”(我们搬到新楼也两年多了)陈主任回答我说“化疗已经结束了,她这应该有5年以上了!”。我又转过头来看看年长的女士:“这位是患者什么人呢?”,陈主任又耐心的回答我:“就是患者本人!”因为她气色各方面看上去真的很健康,一点都不像曾经患过重病的的人,于是我都对患者说:“看着您这恢复的挺好,精神状态也不错!”,这时病人都开始红了眼眶抹眼泪了说:“就是啊,多亏了陈主任,这些年终于熬过来了,捡了一条命!,太感谢陈焰陈主任了!”陈主任接过来说“不用谢,你能恢复的这么好,我心里也很高兴,也谢谢你们,那我们先就这样,马上还要交班开会。”她们赶紧跟我们说:“好的,谢谢,谢谢!”

    病房交接班时我还和护士长讨论说“我感觉挺好玩的,第一次见送锦旗还敲锣打鼓的,还真挺用心,看来确实是太开心,也太感激陈主任了,才会用这么质朴的方式!”,护士长说:“是的,毕竟这那么多年过来了,身体还好好的!”,我又略带疑惑的嘀咕了一句:“正常人家都手术过后出院或者化疗结束就送来,怎么她这那么多年才想起来的?”,护士长回了一句:“因为她这过5年了啊,5年过去身体指标都正常,就算彻底治愈了啊!”,听了这话 我如梦初醒般的哦了一句:“那这锦旗上的话真的一点不夸张,都是患者的肺腑之言!”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对于胃肠科患者,有时因为我们病情观察的仔细,及时汇报医生,助力医生早日发现并发症,患者及家属也会对我们刮目相看!

前一段时间科里的一位胃癌术后患者在小夜班多次诉腹痛,给予止痛药物效果不明显时,在我大夜班刚接完班时竟然要求我给他注射杜冷丁止痛,我立马警觉,耐心的跟他解释:“止痛药物的量已经用到最大,不可以再给你用,你这样疼肯定还有别的原因,我要汇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才能进行下一步治疗!”后来经过检查,发现患者术后合并了穿孔,予紧急二次手术,保住了生命,患者家属每次见到我都客客气气的喊张老师,同事都很奇怪,为啥他对我那么好?我想也许就是因为我拒绝给他使用止痛药物并且利用专业知识给他进行了讲解,让他觉得,护士懂得东西也非常多,才会对我们如此尊重。人说:“细节决定成败,对于我们护理人员来说,细节也许意味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虽然护理工作平凡琐碎,患者更多的看到的是医生的付出,但是通过我们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一颗善良的爱伤理念同样能赢得患者真挚的尊重!


      胃肠烧整科 张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