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不断更新,学生的压力、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导致青少年近视率上升。对于近视来说,一旦增长很难恢复,所以要引起我
近视眼一旦产生,难以逆转,因此,不能只“治”不“防”,更不能“病急乱投医”,重视对孩子的视力健康管理,从“认识”近视到“走近”视力健康管理。
01更新观念,战略前移
1. 生命周期的前移
即抓早抓小,从3岁起就为孩子建立《视力健康档案》,通过健康教育、监测预警、综合干预、动态管理维护好孩子的视力健康。
2. 防控环节的前移
从预防、治疗前移至预测、预警。
3. 预防意识的前移
不仅是关注视力不健康和亚健康的孩子,也应对视力健康的孩子采取措施,落实“早监测、早预警、早干预”让孩子安全、平稳渡过近视高发时期。
02掌握眼屈光发育趋势
儿童青少年时期是眼屈光变化最快的一个阶段,规律是沿着“远视→正视→近视”的方向变化,呈不可逆走势。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孩子到12岁后才由远视眼发育成正视眼。
孩子将来会不会发生近视?什么时候发生近视?近视后的增长速度如何?通过眼生物学监测可客观地反映眼发育状况。建议家长要从3岁起,每年带孩子进行监测。
03了解眼生理功能状况
眼生理功能检测:就是针对双眼视功能进行的检测。通过眼生理功能检测和分析评估,对调节异常、集合功能异常、眼位异常等较为隐蔽性的视力健康问题做出判断,找出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眼生理功能异常指标,为采取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四、针对性进行综合干预管理
04针对性进行综合性管理
(一)改善视觉环境
1. 采光
书桌应放在室内采光最好的位置,白天学习时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进行照明,注意避免光线直射在桌面上。
2. 照明
晚上学习时除台灯照明外,还应使用适当的背景辅助光源,以减少室内明暗差,使桌面局部光线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台灯亦选用有灯罩台灯,灯泡距桌面40厘米左右,放置在左前方,避免右手写字时手影遮住光线,桌面平均照度值不低于300勒(克斯)。
3. 通风换气
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避免室内积聚大量二氧化碳,使人感到头昏,头痛,增加视疲劳的症状。
4. 课桌椅
配置与孩子的身高相匹配课桌椅,避免孩子被动养成不良的阅读、书写习惯。
(二)培养视觉行为
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好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
■养成正确的阅读、书写姿势;
■严格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多参加有益于眼肌锻炼的体育运动;
■保证睡眠时间充足;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坚持做好眼保健操;
■坚持定期进行视力健康三级监测。
(三)加强阳光锻炼与训练
学校严格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课时,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每天安排25-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家长适当陪学生参加户外运动,增加学生在阳光下活动的概率。特别是乒乓球、羽毛球、放风筝等活动,既可锻炼身体,又能锻炼眼肌,有益于视力健康。
为什么在基本相同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用眼要求条件下,有些孩子近视了?有些却不近视?因为,眼肌好、近视少。
(四)科学采用光学干预,提供用眼保护
主要是利用光学干预的方法来减轻孩子近距离持续用眼时的调节、集合负担,提供近距离用眼光学保护,消除近距离用眼过度导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诱因。另外,通过戴用RGP(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周边离焦镜来矫正视力,控制近视加深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要注意这些方法也有适应症和非适应症,不是人人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