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谨防破伤风

更新时间:2020-07-10浏览:1066


夏天到了,人们的皮肤较冬天而言更多的接触外界事物,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一旦受伤又容易感染细菌,这就为破伤风的发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那么防治破伤风的出现,我们能做的有什么呢?

一提到“破伤风” ,许多老农民都比较熟悉。以前旧法接生,大多数妇女在家里生孩子,如果剪脐带的剪刀生了锈或消毒不严格 ,婴儿就容易得破伤风。脐带感染后五天发作的称为“五天风” ,七天发作的称为“七天风”。当时农村大多数儿童没有注射破伤风免疫疫苗,患破伤风的机会相当多。

破伤风杆菌主要存在于泥土、人和动物的粪便里,是一种厌氧菌,只有在缺氧的环境中才能繁殖。如果伤口很浅,血运丰富的地方不易感染,因为破伤风杆菌在有氧的地方不易感染。若伤口较深,污染较严重,发生破伤风的可能就会大大增加。

破伤风杆菌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一种外毒素,使人体表现出来的症状主要为抽搐:非常剧烈的咀嚼肌和躯干肌的抽搐,患者常常会牙关紧咬、身体不由自主地往后仰,有时外界环境,如声、光、震动的轻微刺激,就可引起患者剧烈抽搐和大量出汗,严重的患者还会引起呼吸的麻痹,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有4条

一般而言,破伤风潜伏期为 6—10天 ,也有少数人潜伏期会长达1个月左右 ,破伤风一旦发作 ,想治好比较困难,但其预防效果极佳。其预防方法主要有 :

1、预防针

一岁以内的幼儿,均要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 (俗称白百破 )三联疫苗 ,由于白百破疫苗不是终身免疫 ,上小学后再接种一次。注射疫苗后 ,其体内已有足够抵抗破伤风毒素的抗体存在 ,能达到较佳的预防效果。

2、注射TAT(破伤风抗毒素血清)

如果只是一般性的表皮擦伤,应该不会染上破伤风,无需紧张。但若出现较深的伤口 ,或伤口被泥土、铁绣等污染物污染,一定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注射一定数量的TAT)。并且在注射前需做皮试,只有皮试合格的情况下才能用药。

3、清洗伤口

人受外伤后,伤口被破伤风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高,但真正得病的人并不多。这是因为破伤风杆菌本身并不致病,只有当细菌大量繁殖,其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液后才会引起破伤风。而细菌大量繁殖的条件是缺氧,这种缺氧环境一般只有在伤口外口较小、伤口内有坏死组织或血块充塞、局部缺血等情况时才会发生。因此,受伤后正确处理伤口、破坏受伤部位的缺氧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关键。

4、动物咬伤、烧烫伤也需注意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还需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事实上,只要人体皮肤出现外伤,如动物咬伤、开放性损伤骨折、烧烫伤等,甚至细小的伤口如刺伤,只要符合破伤风发病所需的一切因素和条件,均可能发生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