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醉过酒,或者见过别人喝醉了酒,你就会知道醉酒肯定对人们的认知能力造成伤害。具体表现为反应时间加长,动作协调速度以及语速变慢,判断力和决策力变差——有时还误以为这种状态会对异性更具吸引力,有时也会误以为自己能够安全驾车。
那么,这种伤害是永久性的还是暂时的呢?日前,《生活与科学》杂志专门撰文称,一些人认为喝酒的后果比醉酒后令人讨厌的表现要糟糕得多,他们认为喝酒实际上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因为酒精杀伤脑细胞。在美国禁酒时期(1920-1933年),绝对禁酒主义的激进分子大肆宣扬“饮酒伤脑”的观念,并利用该观念来说明喝酒的危害。但实际情况是,醉酒对大脑的伤害通常是暂时的,而不是永久性的。
有专家认为,受酒精影响最大的并不是脑细胞本身,而是细胞与细胞之间叫做“树突”的神经连接。神经连接受到影响,信号传导就会受到抑制,结果智能处理变慢,中枢神经系统变得迟钝。很大程度上,醉酒后,脑细胞本身很快就会恢复正常,而不受任何伤害。但,长期酗酒情况就不同了。大量研究表明,长期酗酒肯定会导致不可恢复的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