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赞

更新日期:2023-09-22浏览次数:10


芦苇是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沟渠河湖—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见其身影。四季姿态各有不同。

它萌生于早春时节,嫩绿色的芽苗日新月异,增添了春的气息。此时的芦根较嫩,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大学学习流行病学时,老师讲的一句话至今记得:“冒死吃河豚,拼命挖芦根”,说明芦根具有解毒功能。

春去夏至,芦苇不断生长,杆壮叶茂。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采芦叶包粽子,煮熟的粽子渗入芦叶的清香,令人回味无穷。生长在水中的芦叶也是鱼的饲料,小时候屋后长满芦苇的汪塘里经常见到鱼跃食芦叶的场景。

芦苇成片生长具有挡浪作用,可以减缓水对堤岸的冲刷,因为芦苇根系发达,能够深深扎入土中。成片的芦苇也是鸟类的天堂,它们在其中砌窝下蛋、孵化子女,儿时与小伙伴在洪泽湖芦苇荡里嬉戏摸鸟蛋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夏走秋来,芦苇长出芦花,芦花是芦苇的种子,成熟后随风飘落,落地生根来年再长芦苇。芦花随风摇曳,蓝天下鸟儿肆意飞翔,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芦花味甘、性寒,具有止泻、止血、解毒功能,可以入药,《本草纲目》、《本草图经》《唐本草》中均有记载。

冬天到了,芦苇枯黄,在寒风中挺立。人们开始收割芦苇,芦苇可作为烧草用来做饭或取暖,烧后的草木灰是庄稼很好的有机肥料,颇有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精神。收获的芦花是个宝贝,用它编织成的“茅窝”当鞋穿,可以避免脚生冻疮,度过寒冷的冬天。不过“茅窝”要用旧布沿边,否则会把脚磨出血泡;据说芦花也可以用来做棉袄,童年听过一则故事:孩子的后妈用芦花做棉袄,打孩子时,棉袄破了,芦花飞出,所以有了棒打芦花片片飞,说的便是后娘不疼的故事。芦秆用处更多了:除了烧草,它可以用来做房间隔断、做柴门。有唐诗言:“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古人曾用芦柴做门;芦秆也可以打“柴把子”盖房子,过去有钱人家修缮屋顶用的“柴铺子”就是芦秆做的,它比麦草、稻草缮的好看耐用;芦秆也可以编成柴席子,躺在上面平滑又凉爽;芦秆还可以用来打结子,家里的粮库用其圈起来既环保又经济。编茅窝、编席子、打结子是一门手艺。茅窝、席子、结子可以上街售卖,换钱补贴家用,过去农村街上随处可见。

如此说来芦苇浑身是宝!不起眼的芦苇,没有苛刻的生长条件,有水就可以随遇而安。它点缀四季,为春献绿,为夏添茂盛,为秋增繁荣,亦见证了冬的萧杀。它挡浪护堤、入药治病,做成清香美食,为人们御寒安居,向人们展现迎风不折的刚强精神,如此等等,功德无量。我赞美芦苇,平凡之身,奉献伟大。

骨科杨太明